《三国演义》: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
-
-
休闲游戏 / 203M
- 查看
一、作品概述
《三国演义》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,以战争为主线,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以及魏、蜀、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,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,建立晋朝。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、董卓之乱、群雄逐鹿、三国鼎立、三国归晋五大部分,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,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,既有情节,也有兵法韬略。
二、历史地位
它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,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,全名为《三国志通俗演义》(又称《三国志演义》),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,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,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。
三、时代背景
元末明初,社会矛盾尖锐,农民起义此起彼伏,群雄割据。多年战乱后,朱元璋剿灭群雄,推翻元王朝,建立明王朝。期间人民流离失所,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,生活在社会底层,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,期望社会稳定,百姓安居乐业,于是就东汉末年的历史创作了这部历史小说。
四、主要人物与事件
1. “三绝”人物
“奸绝”曹操:虽有雄才大略,但为人奸诈如狐,打着天子的旗号,干着算计诸侯的勾当。
“智绝”诸葛亮:纶巾羽扇,身衣鹤氅,素履皂绦,面如冠玉,唇若抹朱,眉清目朗,身长八尺,飘飘然有神仙之概。足智多谋、忠心耿耿,六出祁山、七擒孟获、前后出师表等都展现了他“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”的精神。
“义绝”关羽:曾温酒斩华雄、千里走单骑、刮骨疗毒,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的“武圣”。
2. 著名战役
赤壁之战: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,以少胜多,成语“万事俱备,只欠东风”即由此战役演化而来。杜牧《赤壁》诗中“东风不与周郎便,铜雀春深锁二乔”所写的也是此战役,涉及的主要人物是曹操和周瑜。
街亭之战:诸葛亮挥泪斩马谡,就是因为马谡失街亭一事。
3. 其他人物与故事
徐庶:曾说“譬犹驽马并麒麟,寒鸦配鸾凤耳”“无异周得吕望,汉得张良”赞誉诸葛亮。
关羽:“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,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”,所报答的“主”是刘备,“义释”的是曹操。
刘备和曹操:“勉从虎穴暂栖身,说破英雄惊煞人。巧将闻雷来掩饰,随机应变信如神”说的是刘备和曹操青梅煮酒的故事。
源于《三国演义》的成语
三顾茅庐:刘备三请诸葛亮,体现其求贤若渴。
身在曹营心在汉:徐庶人在曹营不献一策,反映其对旧主的忠诚。
《三国演义》通过真实动人的故事,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黑暗和腐朽,控诉了统治者的暴虐和丑恶,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,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