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国演义》:一部历史传奇的成书与影响
一、成书历程
成书于明初,现存最早刊本为明嘉靖年间《三国志通俗演义》,24 卷 240 回,此后刊本多以此为基础,仅在插图评点卷数回目文字上有所调整。
至《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》本,将 240 回合并为 120 回,回目也由单句变为双句。
清康熙年间,毛纶毛宗岗父子以李卓吾评本为基础,参考《三国志传》,对回目和正文进行较大增删修改,并做详细评点。毛本三国正统道德色彩更浓厚,艺术上有较大提高,成为最流行本子,后人称为《三国演义》,并与《三国志演义》混为一谈,取代其成为文学史上有代表意义的书名。
比较可信记载,罗贯中 1366 年开始执笔《三国演义》(明朝 1368 年成立),成书于 1392 年前后,大致 26 年左右。其故事来源最初是《三国志》,后南朝宋裴松之作注时加入民间传说,一路下来各种民间故事充实了《三国演义》,可认为是 1100 年各位作家创作结晶,最后由罗贯中以小说形式完成。
二、四大名著简介
《水浒传》:以宋江领导起义军为题材,暴露北宋末年统治阶级腐朽残暴,揭露社会矛盾和“官逼民反”现实。
《三国演义》:故事始于黄巾兵起义,终于司马氏灭吴开晋,以描写战争为主,反映魏、蜀、吴政治军事斗争,塑造众多英雄人物,大致可分为黄巾起义、董卓之乱、群雄逐鹿、三国鼎立、三国归晋五部分,作者罗贯中,成书时间元末明初。
《红楼梦》:以贾、王、史、薛四大家族为背景,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中心,描写封建官僚家族衰落,揭露封建统治者罪恶,说明封建王朝必将衰落,前 80 回曹雪芹著,后 40 回高鹗续,成书时间清乾隆四十九年(1784 年)。
《西游记》:主要描写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,历经磨难降妖伏魔,最终取得真经,以“唐僧取经”为蓝本,通过艺术加工描绘当时社会现实,作者吴承恩,成书时间明代。
三、社会影响
用成熟演义体小说语言塑造 400 多人物形象,描写近百年历史进程,创造新型小说体裁,使当时读者“争相誊录,以便观览”,刺激文士书商编写出版同类小说,嘉靖后各种历史演义不断问世。
清代有侍卫因荆州之事,反映出《三国演义》对后人精神世界影响之深,已让其拎不清文学与现实。
名播四海,深受外国读者欢迎,明隆庆三年(1569 年)传至朝鲜,崇祯八年(1635 年)明刊本入藏英国牛津大学,日僧湖南文山编译日文本后,许多国家有本国文字译本,并发表大量研究论文和专著,对其作出有价值探讨和极高评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