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国演义》重要人物简介
一、孙家兄弟
孙策:字伯符,吴郡富春人,破虏将军孙坚长子,吴大帝孙权兄长。东汉末年割据江东,武勇堪比霸王项羽,得“小霸王”之名,对孙吴政权建立贡献重大。年少随母迁舒,与周瑜等建友谊,广收士人。父孙坚逝后暂依袁术,历经苦战攻克庐江,却遭袁术失信。后得袁术允许东渡长江,与周瑜攻樊能等,以曲阿为基与刘繇决战大胜,又先后击败刘勋、黄祖,统一江东。建安五年四月,在丹徒狩猎时遭许贡门客所伤去世,年仅二十六岁。
孙权:字仲谋,吴郡富春人。兄孙策遇害后承父兄之业,保有江东。曹操表其为讨虏将军,领会稽太守,先后两次出兵镇抚山越稳定局势。208 年率大军征黄祖得江陵,后与刘备联合获赤壁之战胜利。221 年刘备伐吴,他以陆逊为大都督迎战,同时向魏文帝曹丕称臣被拜为吴王,次年三月大破汉军。252 年病逝,作者罗贯中塑造出其外表独特、胆识过人、治国有法、治军有方的形象。
二、蜀汉五虎将及相关人物
刘备:字玄德,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人,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。少年拜卢植为师,参与镇压黄巾起义,后先后救援孔融、陶谦等,陶谦病亡后得徐州。早期颠沛流离,投靠多诸侯,后与孙权联盟败曹操取荆州,进取益州、汉中,221 年在成都称帝,国号汉,年号章武。为替关张复仇发兵攻吴,夷陵之战惨败使汉国元气大伤,223 年病逝于白帝城,后世多有以其为主角的文艺作品,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庙纪念。
关羽:本字长生,后改字云长,河东郡解县人。东汉末年名将,早期随刘备辗转,曾被曹操生擒,于白马坡斩颜良,与张飞并称“万人敌”。《三国演义》尊其为蜀国“五虎上将”之首,毛宗岗称其为“《演义》三绝”之“义绝”,外号“美髯公”“关公”“武圣”。
张飞:约 166 221 年,字益德(《三国演义》作翼德),幽州涿郡人。三国时期蜀汉名将,因勇武过人与关羽并称“万人敌”。
赵云:字子龙,常山真定人。身长八尺,姿颜雄伟。汉末随本郡推举加入公孙瓒,结识刘备后因兄长去世离开,七年后在邺城与刘备相见并追随。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。
诸葛亮:字孔明,号卧龙(也作伏龙),徐州琅琊阳都人。曹操一统北方,孙权据江东,刘表、刘璋掌控荆、益二州无所作为时,刘备三顾茅庐求教,他提出隆中对策。曹操攻荆州,刘备兵败,他赴柴桑劝孙权与刘备联盟大败曹操。刘备入益州后,他与之会师攻取成都。刘备夷陵之战败后,他奉遗命辅佐后主刘禅。建兴三年进军南中,采用攻心为上之策使孟获等心悦诚服。建兴十二年春统军进驻五丈原与司马懿对峙,八月因积劳成疾卒于军中。外号“卧龙”,后世尊其为智慧的象征。
三、曹魏及其他人物
曹操:字孟德,小名阿瞒,沛国谯县人。黄巾军起义爆发时任骑都尉剿除黄巾军,从建安二年到十六年先后打败吕布、袁术、袁绍等豪强统一北方,曾在赤壁被周瑜、诸葛亮用火攻战败,建安二十一年受封为魏王,四年后病死于洛阳。形象上是凶残奸诈又有雄才大略的政治野心家和军事家,深通兵法善于用兵,以弱胜强统一大半个中国,人生信条“宁教我负天下人,休教天下人负我”。
司马懿:字仲达,东汉末期河内温孝敬里人。曹操称魏王立曹丕为太子时被任用为太子中庶子,曹丕死后辅佐曹睿,封舞阳侯。227 年率军杀孟达保住新城,231 年与诸葛亮祁山斗智成功抵制其进攻,239 年曹睿病危,他发动高平陵之变诛杀曹爽一派,虽 251 年病死但司马氏势力已在朝中扎根,子孙仍把握曹氏朝政。外号“冢虎”,善于隐忍深藏不露。
郭嘉:原为袁绍部下,后转投曹操,为曹操统一北方立下功勋,年仅 38 岁不幸去世,外号“鬼才”。
夏侯惇:因在征伐吕布时被箭射伤左眼,被人以“盲夏侯”称呼,他非常讨厌此称呼,每照镜则怒并扑镜于地。
许褚:字仲康,长八尺馀,腰大十围,容貌雄毅,勇力绝人,外号“虎痴”“虎侯”,前期负责曹操护卫工作,曹操去世后被曹丕任命为武卫将军,曹睿继位时封牟乡侯,不久去世,谥曰壮侯。
典韦:相貌魁梧,膂力过人,被曹操称为“古之恶来”,与张辽外号相近,张辽被曹操称为“古之召虎”,张辽是“五子良将”之一,曾以七千之众大破十万大军,差点活捉孙权。
四、其他人物
庞统:字士元,号凤雏,东汉末年襄阳人。与诸葛亮齐名,当世之人杰,英年早逝,被箭射死在落凤坡,外号“凤雏”,指没有长成的凤凰。
司马徽:字德操,号水镜先生,东汉末年襄阳名士。精通道学、奇门、兵法、经学,为人清雅、学识广博,有知人之明,向刘备推荐诸葛亮、庞统等人,被称为三国时期第一猎头,外号“水镜先生”“好好先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