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国演义》之“三绝”
“智绝”诸葛亮
《草船借箭》《借东风》《舌战群儒》《空城计》等名篇,着力刻画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,使其在民间成为智慧的代名词,有“五百年才出一个诸葛亮”的说法。
诸葛亮得以千古流芳,其智慧可概括为“神机妙算”,人生可概括为“鞠躬尽瘁”。但历史上的诸葛亮军事才华远不如周瑜,小说却反其道而行之,将周瑜刻画为嫉才小人。在五丈原弥留之际,诸葛亮还寄希望于七星灯保命,最后还加害于魏延。
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,诸葛玄死后,在襄阳隆中隐居。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,联孙抗曹,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,形成三国鼎足之势,又夺占荆州,攻取益州,夺得汉中,被任命为丞相,主持朝政。勤勉谨慎,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,赏罚严明,与东吴联盟,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,实行屯田政策,加强战备,前后六次北伐中原,多以粮尽无功,终因积劳成疾,病逝于五丈原。
“义绝”关羽
关羽是义薄云天的代名词,当年在华容道义放曹操成为其受万人敬仰的重要因素。
最能代表关公义气的有挂印封金、过五关斩六将、桃园三结义。屯土山被曹操团团围住时,为保全刘备家室,答应“降汉不降操”,曹操待他上马金、下马银,三日一小宴,五日一大宴,还赐给美女十人,但他只是表面应付,最后得到赤兔马后扬长而去,还杀了曹操六将。
早年跟随刘备颠沛流离,辗转各地,和刘备、张飞情同兄弟,赤壁之战后长期镇守荆州,建安二十四年,在与曹仁的军事摩擦中逐渐占据上风,随后水陆并进,围攻襄阳、樊城,水淹七军,威震华夏,但随后东吴孙权袭击其后方,他在与徐晃的交战中失利,最终兵败被杀。
“奸绝”曹操
三国演义中,由于作者那个时代的情况,造成了他对人物刻画上的偏颇,刘备成了重扶汉室江山、大仁大义的英雄,而曹操却成了谋朝篡位、心胸狭窄、阴险狡诈的一代奸雄。
但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个大英雄,他的谋略胆识均是当世无双,统一了大半个中国,深通兵法,善于用兵,施谋用策,以弱胜强,先后消灭了除刘备、孙权以外的大小军阀。人生信条是“宁教我负天下人,休教天下人负我”。
曾担任东汉丞相,后加封魏王,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。在汉朝的名义下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,如整顿吏治、唯才是举等,使黄河流域在他统治下政治渐见清明,经济逐步恢复,阶级压迫稍有减轻,社会风气有所好转。